發布日期:2025-08-15 16:45:03 閱讀次數:57
“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云南省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錨定“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目標,圍繞助推“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規劃落實落地,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貢獻政協智慧。
“云南生態地位重要,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筑牢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苯衲?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的殷殷囑托重若千鈞。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笆奈濉币巹潓嵤┮詠?,云南省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錨定“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目標,圍繞助推“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規劃落實落地,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貢獻政協智慧。
精準建言錨定發展航向
聚焦痛點難點,匯集真知灼見。云南省政協堅持問題導向,以高質量建言精準服務綠色發展大局。
面向未來發展新機遇,云南省政協前瞻性建言同步展開。2023年“放大‘特’的優勢,打造優質綠色云品”常委會會議協商,聚焦延伸高原特色農業產業鏈、提升品牌價值,為擦亮“綠色云品”這塊生態金字招牌貢獻智慧;2025年“發揮綠電價值優勢,高質量打造零碳園區”對口協商,為曲靖、文山等地綠電產業升級獻計出力。
針對“綠色礦山建設難”痛點,2023年界別協商深入剖析生態修復治理難度大、科技創新驅動不足等核心問題,提出破題之策。同年,在“推進黑臭水體系統治理,有效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專題協商中,針對云南省城鄉黑臭水體中存在的控源截污不夠精準、農村治理短板突出、治理投入保障不足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30余條,多條建議得到政府部門采納。
問計于野,尋策于民,深入調研是精準建言的堅實基礎。五年間,云南省政協委員們的身影遍布九大高原湖泊、六大水系、邊境生態敏感區。2024年,省政協創新打出“組合拳”,開展九大高原湖泊“一湖一調研、一湖一協商、一湖一報告”精準把脈行動,9個由副主席領銜的調研組,圍繞水質監測體系建設、水生態修復情況等8個關鍵環節,深入解剖麻雀,精準開方,提出確立長周期保護治理評價體系、加強科學研究和科技支撐等前瞻性建議48條,為擦亮“高原明珠”貢獻了科學的“政協方案”。2025年上半年,委員們再赴保山、怒江、迪慶等地,聚焦“自然保護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嶄新課題;深入紅河、西雙版納邊境一線,調研“邊境人口高質量發展與生態承載力平衡”的深層關聯,用堅實腳步丈量綠色發展短板與潛力,為精準施策奠定基石。
民主監督筑牢生態屏障
以監督之力,促落實之效。云南省政協緊盯關鍵領域,以民主監督的形式,守護綠水青山。
緊扣河長履職這個重點,云南省政協以“釘釘子”精神長期對長江、珠江、紅河、瀾滄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及牛欄江、黑惠江、赤水河(云南段)3條河流開展河長制督察。2017年以來,共開展河(湖)長制督察70余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300余個,實地督察九條河流,五級河長推進“清水行動”“清四亂”“七改三清”行動、入河口排污口清理整治及“剿滅”黑臭水體等專項行動。在具體實踐中,各級政協的督察精準觸發治理效能——
2024年,省政協督察組與曲靖市政協聯合開展牛欄江水系(云南段)、長江流域(曲靖段)河長制專項督察,實地檢查岸線管護、入河排污口整治等情況,推動流域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污染防治措施落地見效;近年來,麗江市政協聚焦金沙江生態保護,市政協領導多次帶隊實地督察,推動集鎮垃圾處理設施升級改造,確保出境斷面水質長期穩定達標;2024年以來,臨滄市永德縣政協通過建立健全督察反饋機制,對康家壩水庫、忙海水庫等庫(渠)開展專項督察,發現問題均已督促責任單位完成整改,推動了水體質量持續穩中向好。
林海屏障的構筑亦在同步發力,繼2022年對8個州(市)和相關部門推行“林長制”的工作進行民主監督后,云南省政協2024年持續深化此項工作,全年圍繞林長制落實情況共開展督察17次,發現問題60個,提出建議65條,相關成果得到省級有關部門和相關州(市)及時采納落實,切實為林草資源構筑起更堅固的綠色屏障。每一步監督,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添彩。
凝聚共識助推發展新篇
從議政會場到農家院壩,云南省政協以精準協商破解生態難題,為綠色發展持續注入動能。
在紅河州河口瑤族自治縣馬多依下寨的協商議事亭,省、州、縣三級政協委員參加了“加強‘兩污’治理,改善產業基礎設施——助推綠美鄉村建設”院壩協商會,推動人居環境提升項目落地見效。2025年,紅河州河口瑤族自治縣南溪鎮“助推邊境地區旅居經濟發展”、昆明西山區“滇池西岸石榴紅 同心守護滇池清”等一場場協商活動,讓生態福祉如涓涓細流,直抵村寨,滋潤民心。
在大理,政協委員自覺成為生態環保的宣傳員,播種環保理念、凝聚社會共識,讓綠色種子在人們心田生根發芽?!碍h保設施公眾開放日”活動讓群眾走進洱海保護一線,青少年志愿服務體驗活動中,“牛糞公主”“水草哥哥”等基層守護者的故事,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環保種子。在昆明,五華區政協委員周歷利用社交媒體,分享生態保護成果與科普知識,讓綠色理念通過屏幕深入人心……
景邁山申遺成功的榮光里,也躍動著政協人的智慧星火。2023年,“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全球首個茶文化主題世界文化遺產的榮光背后,閃耀著政協人的智慧與汗水——普洱市政協委員仙貢,成立合作社、發展農家樂,推動茶旅融合,帶領村民共奔富裕路;為破解保護與發展難題,工作在普洱景邁山古茶林保護管理局的張溯委員,帶領團隊制定制度,深入溝通村民,爭取理解支持;普洱市政協常委張國華曾以提案的形式就申遺文本中申遺的文化內涵、文化資源的挖掘研究不夠提出建議,希望充分展示多元民族文化價值。協商之力,讓生態與文化價值璀璨生輝。
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的歷史節點,云南三級政協持續聚焦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探索、國家公園體系建設、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等時代課題,建真言、謀良策、聚共識,努力為筑牢國家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再添新績,再立新功。
來源:《中國政協》2025年第15期